大神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中文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零二章 明莫战争

第四百零二章 明莫战争

  第四百零二章 明莫战争 (第1/2页)
  
  “铛……铛……铛……”
  
  三月二十五日,在明、莫两国军队对峙的时候,位于印度河上游平原的一个城池响起了钟声。
  
  这座城池矗立在印度河上游平原之上,城池由两丈高的红色砖石城墙环绕,有十四座城门,城墙外是宽阔数十步的护城河,整个城池看上去十分崭新,似乎在不久前才经过了修葺。
  
  仅仅看外表就足以看出他的繁华,而城内许多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以及街道两旁是摆满各种当地小吃的摊位更是说明了该城的繁华。
  
  这样的城池在南次亚大陆并不算多,而它恰好是最为繁华的一座。
  
  这座城池,便是莫卧儿王朝的首都,拉合尔……
  
  它在莫卧儿历任“帕的沙”的修葺下,竖立起了数十座清真寺,墓葬,神社等宗教设施,达到了南次亚大陆的城池文化顶峰。
  
  尽管对比北京城、南京城,甚至成都、扬州、苏州等城池,它显得并不是那么繁华,但对于莫卧儿的君民来说已经足够。
  
  作为王朝的中枢,事实也证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繁忙来说,它并不输北京城……
  
  “增兵?明国人不是远道而来吗?他们能有多少兵力?多少火炮?”
  
  “米尔扎手里已经有了十二万兵力,七百三十门火炮,难道他没有自信吃下明国人的军队?”
  
  “回信告诉他,各方的野狗对我们蠢蠢欲动,让他自己解决明国军队,不要错过这个攻下南部的好机会。”
  
  在城中最高建筑的拉哈尔城堡内,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蒙古特征,相反有些波斯化,衣着华贵的男人将手中的信纸丢到了桌上。
  
  这长相波斯化的男人,便是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沙贾汗。
  
  已经三十八岁的沙贾汗正值壮年,正是一个帝王对于开疆拓土痴迷的年纪,而明军的出现给了他占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机会。
  
  无法融入南亚次大陆宗教氛围的大明,注定了会成为全民公敌。
  
  在他们剿灭南部几个信仰印度教的国家时,这个气氛尚不明显。
  
  但当他们对五大***苏丹国动手后,整个地区的气氛就发生了变化。
  
  曾经这些因为宗教“分歧”而对莫卧儿阳奉阴违的国家纷纷投来了橄榄枝,五大国更是臣子北逃,一边在明军后方制造叛乱,一边怂恿莫卧儿大军南下。
  
  对于这群人来说,宗教代表了立场,他们不想臣服莫卧儿,是因为两者对于教义有分歧。
  
  可当这种分歧面对什么都不信仰的外来份子时,瞬间便被人抛到了脑后。
  
  比起大明,他们更愿意投入莫卧儿的怀抱。
  
  也因此,自认为得到了民心的沙贾汗聚集大军九万南下,趁着明军内忧外患的时候发动突袭,夺取了戈达瓦里河北部的广袤疆域。
  
  曾经该地反抗王朝的贱民,此刻变得异常顺从,这让沙贾汗十分高兴,于是又增兵三万五千人。
  
  不过就眼下米尔扎的信件来看,获得火药的明军战斗力并不弱,他们依托戈达瓦里河对王朝的军队进行了反击,并且眼下双方陷入了对峙的氛围中。
  
  沙贾汗不是傻子,相反他有自己的战略眼光和政治眼光,他也非常想要支持米尔扎拿下南方。
  
  因为南方一旦拿下,王朝就能释放南边长期驻守的九万军队,将军队作用于孟加拉地区和阿富汗地区。
  
  只是他虽然明白,但却不能这么做,原因在于眼下外部势力的蠢蠢欲动……
  
  “坎大哈的波斯军队聚集多少了?”
  
  沙贾汗紧皱眉头,将目光放在了自己面前的大臣身上,而大臣闻言也侃侃而谈道:
  
  “目前已经有六万人了,估计后续还会又增兵,他们估计是想让我们陷入被夹击的局面。”
  
  “一旦对南方撤军,那么西北就会增兵,让我们不得不增兵应对。”
  
  “一旦西北增兵,那南方空虚,明国人的军队会再度北上。”
  
  “目前的局势很困难,帕的沙……”
  
  大臣的话,基本解释了为什么沙贾汗不能对南边增兵的疑惑。
  
  自从明军和莫卧儿爆发战争开始,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就开始集结重兵在边境,一副蠢蠢欲动的态势。
  
  至于萨法维王朝之所以会这么激进,原因是当初接见徐霞客的那位阿巴斯大帝在去年染病逝世,他的长孙萨非继位,成为萨法维的“沙阿”。
  
  萨非即位后,立马就从国内调兵,将部分兵马陈于坎大哈,不仅为了防止北面的乌兹别克人入侵,也为了展露自己作为“沙阿”的权威。
  
  地方力量发生了变化,沙贾汗只能对西北边疆增兵,以求稳固。
  
  本来莫卧儿的军队数量就只有四十万整,而国内和边疆又需要稳定,因此在南边前后派出了合计十二万五千军队后,莫卧儿便没有了任何一支机动部队。
  
  现在要增兵便只能募兵,然而就算募兵,也最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沙贾汗早就派商人刺探过情报,从大明本土抵达印度需要整整六个月的时间,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当然,该练的兵却还是得练的。
  
  “命令各地总督各自再招募一万新兵,各地的火炮厂和火枪厂也大力生产,三个月后我要看到六万军队南下。”
  
  “另外告诉米尔扎,三个月内我要看到他将明国军队赶到巴拉尔河南岸!”
  
  沙贾汗对大臣下令,而他口中的巴拉尔河便是从德干高原从北向南的第三条河流。
  
  在戈达瓦里河与巴拉尔河之间的东部沿海平原足足有数千万亩平原耕地。
  
  丢掉这数千万亩耕地和一省之地的内陆地区,莫卧儿军队能在之后更好的向南推进。
  
  不得不说,沙贾汗的想法很好,但大臣也对当下的时局向他提醒道:
  
  “帕的沙,虽然我们在南方的军队更多,但明国军队的火炮并不差,数量也并不少。”
  
  “加上波斯人在坎大哈屯兵,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引起战火,我认为这种时候可以派出使者去拉拢奥斯曼的穆德拉苏丹,让奥斯曼出兵攻打波斯来缓解困境。”
  
  “如果奥斯曼愿意出兵,那波斯一定会调兵回援,而我们可以把西北的军队调往南方,将募集的新兵调往西北。”
  
  大臣给出了一个在时局上很不错的建议,沙贾汗听后也觉得十分满意,不过要拉拢奥斯曼,莫卧儿必须拿出诚意来。
  
  “取六十万卢比,派一些人为我们说情,就说我愿意和穆德拉苏丹结为同盟。”
  
  沙贾汗给出了诚意,六十万卢比虽然只折色为二十万两白银,但要知道奥斯曼帝国此时全年财政收入不过一千二百多万两白银。
  
  此时的英国年收入也不过四百多万两,西班牙二千五百多万。
  
  对于除了莫卧儿和大明这种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来说二十万两很少,但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二十万两并不少。
  
  在金银矿并不多的奥斯曼帝国和通货膨胀下的欧洲,二十万两银子已经足够训练一支六千人的新军,或者维持一个万人军团的军饷开支了。
  
  尽管在沙贾汗看来,这笔银子并不算多,但足以让奥斯曼帝国动心,毕竟打下来的土地是归他们的。
  
  沙贾汗的指令很快层层下达,装载六十万卢比银币的船只在消息传达下扬帆起航。
  
  莫卧儿王朝治下的各地总督也开始募集新兵,而南边战场上,黄龙也带着四营兵马抵达前线。
  
  明、莫两军在戈达瓦里河对峙,明军经过战斗减员,在三月末依旧保持着四万八千人的军队,持有三万五千燧发枪和三百门燕山十斤火炮,五百二十五门五斤炮。
  
  米尔扎麾下的莫卧儿军队虽然也遭遇了战斗减员,但总人数一直保持在十一万五千左右,持有两万火绳枪和二十门三十二磅加农炮,以及二十四磅,十八磅,十二磅,六磅等大小七百门火炮。
  
  从火器来看,莫卧儿军队口径大,但数量不如明军火炮,至于火枪上,明军更是稳稳占据上风。
  
  只是,在短兵和骑兵上,明军明显处于弱势。
  
  莫卧儿尚有两万短兵和三万骑兵,而明军只有一万燧发枪骑兵。
  
  兵力上米尔扎占据优势,而地理上双方差不多。
  
  米扎尔虽然居高临下,但明军有戈达瓦里河作为盾牌,并且在土木工程上,明军的建设能力首屈一指。
  
  先前的阻击战中,米扎尔麾下的莫卧儿军队就在明军的各种土木防御上吃了苦头,折损了五千人马。
  
  因此总的来说,戈达瓦里河前线战事的情况,大概是七三分,莫卧儿军队占据七成优势,明军占据三成。
  
  至于后勤辎重这一块,明军主要是走海运,随后转河运来给前线运送各种物资。
  
  由于本土战船的不行,莫卧儿的军舰几乎都躲在自家港口内,不敢跨出港口,生怕被海上那总吨位高达近百万吨的大明海军和皇店武装商船击沉。
  
  无法通过海上补给,米尔扎只能依托陆地上的民夫。
  
  为了维持前线的十一万军队,米尔扎招募了二十六万民夫,而比较他们,北方明军的民夫数量只有不到六万人。
  
  这六万人都是已经被平定的坦焦尔土人民夫,他们信仰印度教,在宗教的“大是大非”上,他们选择帮助明军对抗清真。
  
  当然,仇视明军而阳奉阴违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往往被发现后都会成为一具尸体。
  
  因此在北方战线的后勤问题里,莫卧儿军队的后勤压力远远大于明军。
  
  这样的局势下,想要强攻不是不可以,但莫卧儿军队会损失惨重,而米扎尔手下有五大苏丹国北逃的臣子,他们带来了许多南边的情报。
  
  他清楚明军在南方还有五万负责围剿叛军的军队,而海上更是还有四万多精锐水兵。
  
  一旦双方开打,或者各地抽调兵力,重兵集结戈达瓦里河战线而导致后方空虚,米尔扎毫不怀疑明军海上的这四万精锐会对莫卧儿漫长的沿海线发动袭击。
  
  事实也如他预料一样,黄龙在抵达前线后,立马指挥海军对莫卧儿的德干地区沿海进行试探性的袭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