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中文 > 北宋大法官 > 第六百七十一章 谁行谁上

第六百七十一章 谁行谁上

  第六百七十一章 谁行谁上 (第2/2页)
  
  说着,他又道:“在我回来的路上,遇到好些人,他们也都暗示,由审刑院或者御史台来审理此案。”
  
  文彦博道:“公检法审判制度,还真不适合审理这种案件。”
  
  司马光道:“不如文公亲自来审?”
  
  文彦博道:“我一个也审不过来,你也跑不掉啊!”
  
  王府。
  
  “他们这回学聪明了,不贸然上奏弹劾税务司,而是打算支持将此案移交给御史台、审刑院,或者大理寺来审。”
  
  “嗯。”
  
  王安石立刻明白过来,“如果不由公检法来审,那么他们就能够利用庭辩去进行干预,若交给公检法来审,他们只能干着急,这一招倒是可行。”
  
  吕惠卿道:“邓御史认为,此乃打击公检法的好机会,不管是审刑院,还是御史台接下此案,都足以证明公检法还是要屈居于御史台、审刑院之下的。”
  
  王安石暗自一叹,成天都是这种事,他都觉得而有些累,点点头道:“这事就让邓御史他们自己看着办,我们这边还要忙于推广事业法,我这正打算借着事业法,去推行教育改革和科考改革。”
  
  吕惠卿点点头道:“学生知道了。”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前几回,他们都是选择先发制人,玩死里弹劾,但往往就是弹劾的有多狠,到时在庭上打脸就有多狠。
  
  就公检法的审理制度,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这回虽然是震惊朝野,但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只有少数御史和谏官弹劾税务司暴力执法,因为御史、谏官他们的职责就是要让皇帝知道这些事。
  
  是不是存在暴力执法,当然是存在的。
  
  但大多数官员还是沉默的,他们还是在等到齐州官府和当地公检法的公文,因为他们现在得知的情况,都不是来自于官方渠道。
  
  没有过几日,齐州、青州官府和当地公检法的文公,相继传到京城来。
  
  不管是齐州,还是青州,都是表示,这么大的案子,这边人手不够,要么朝廷就派人过去给予支持,要么就将此案移交京城来。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你皇帝先批示,我们再审。
  
  大臣们这才开始纷纷上奏,表示此事事关重大,且涉及到开国功勋之后,不可大意,建议由审刑院、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这回大家都学聪明了,都不说此案的对错,直接先将此案给拱上去,反正拱的越高,就越轮不到公检法来审。
  
  这么大的事,赵顼也是立刻召开会议,商议应对之策。
  
  垂拱殿。
  
  赵顼上来就直接发飙:“真是岂有此理,朕都已经安排转运司和公检法去审理那些债务,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
  
  裴文立刻道:“陛下,此案倒是与转运司和公检法无关,乃是税务司所导致的。”
  
  赵顼问道:“裴御史认为该如何应对?”
  
  裴文道:“臣暂不清楚缘由,也不好妄下判断,但臣以为此案必须得尽快审理,否则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京东东路其它州县,故此臣建议由审刑院、大理寺、御史台会审此案。”
  
  赵顼点点头,又问道:“那该由谁担任主审?”
  
  裴文先是往前一看,见富弼今儿来都没来,于是道:“臣建议由御史中丞主审。”
  
  富弼之下,就是文彦博。
  
  赵顼看去,见文彦博沉眉思索着,不禁道:“文公!”
  
  文彦博一怔,纠结片刻,才道:“陛下,此案是由公检法移交京城,应该由公检法来审理此案。”
  
  此话一出,众人是大吃一惊。
  
  不仅仅是革新派,就连司马光、吕公著、刘述等人都不明所以地看着文彦博。
  
  不是说好的吗?
  
  你怎么临阵变卦?
  
  邓绾立刻站出来道:“文公此言差矣,虽是由公检法移交,但正是因为此案事关重大,公检法无能为力,想必京城公检法亦是如此,必须由审刑院、御史台、大理寺三者会审,亦或者其中之一来审理。”
  
  许遵立刻道:“邓御史言之有理。”
  
  文彦博不理会许遵、邓绾,直接向赵顼道:“陛下,老臣年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望陛下另择一人。老臣举荐王学士。”
  
  似乎还在梦游的王安石是惊讶地看着文彦博。
  
  赵顼问道:“王学士可愿担任此案的主审?”
  
  王安石猛地一怔,突然道:“陛下,臣最近忙于推广事业法,实在是分身乏术。依臣之见,司马学士更为适合,毕竟司马学士掌管审刑院。”
  
  赵顼点点头,又看向司马光。
  
  司马光先是看了眼王安石,又瞧了眼文彦博,道:“陛下,臣还得兼顾京东东路的司法改革,也是分身乏术,不如交予吕校勘来审?”
  
  吕惠卿愣了愣,他尚未理清楚,但见大家都不干,他赶紧道:“陛下,微臣资历尚浅,审理此案,恐难以服众。”
  
  司马光又道:“不如让枢密使来审?”
  
  陈升之激动道:“司马学士是认为我们枢密院很清闲吗?这裁军的事至今都还没有忙完,那边熙河战事也尚未结束,我们枢密院哪有工夫审理此案,这种事本也是你们审刑院的职责。”
  
  怎么回事?
  
  邓绾、裴文他们全都看傻了,难道此案里面还有什么玄机,让这些宰相们都避之不及啊!
  
  不应该啊!
  
  他们已经调查的很清楚,就是税务司设的圈套,然后给那贼寇冠以谋反的罪名,借此来对付齐州的豪绅。
  
  就是这么简单。
  
  赵顼极为不爽道:“怎么?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大臣能够审理此案吗?”
  
  文彦博、司马光他们皆是垂首不语。
  
  仿佛在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赵顼突然看向裴文,道:“裴御史,既然这建议是你出的,那就由你来领御史台审理此案啊!”
  
  “臣赞成。”
  
  文彦博立刻道。
  
  司马光、刘述他们纷纷附议。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裴文是急得汗都流了出来,“陛下,臣.臣哪有资格审理此案。”
  
  他不懂,但他知道,这宰相们全都拒绝,这定不是什么好事啊!
  
  赵顼皱眉道:“是不是因为公检法的出现,你们都闲赋惯了,竟无一人敢接?大庭长可来了。”
  
  赵抃站出来道:“臣在。”
  
  赵顼道:“此案还是由你们皇庭来审吧。”
  
  赵抃都有些迟疑。
  
  孟乾生大惊失色,赶忙站出来,“陛下.!”
  
  不等他说完,赵顼就立刻指着他道:“那就由你来审。”
  
  孟乾生吓得一哆嗦,赶紧退回去,拱手道:“臣臣掌审官院,此非臣的职责。”
  
  “那就不用说了。”
  
  赵顼一挥手,龙颜大怒,“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罢,就起身离开了。
  
  快!
  
  实在是太快了!
  
  孟乾生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要知道会议之前,他们可是信心满满啊!
  
  这么大的案件,让御史台、大理寺来审,是合情合理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到赵顼走后,孟乾生立刻冲到文彦博身前,“文公为何推辞?”
  
  文彦博反问道:“你又为何推辞?孟知院曾在审刑院、御史台都待过,可别说审不了此案。”
  
  “我!”
  
  孟乾生张着嘴,他倒是愿意接下,但你们都这么唯恐避之不及,那谁还敢接啊!
  
  “若是孟知院愿意审理此案,我可以上奏举荐孟知院。”
  
  淡淡留下这句话,文彦博就离开了。
  
  吕公著悄悄跟了过去,问道:“文公为何拒绝?”
  
  文彦博叹了口气,“此案老夫已经看过,税务司是掌握着不少证据。”
  
  吕公著问道:“可是以文公的能力,要妥善处理,应该不成问题。”
  
  文彦博摇头叹道:“不瞒你说,直到方才我都还在纠结这一点,到底接还是不接。不错,妥善处理,这倒是不难,但其中难免是要对一些人网开一面,而且还会受到许多人的影响,可万一税务司从检察院起诉老夫,那老夫这么办,老夫可不想晚节不保啊!”
  
  吕公著这才恍然大悟。
  
  即便不交给公检法,公检法也能进行监督,而且税务司与公检法的关系,向来是非常密切的,极有可能会从检察院发起起诉。
  
  检察院一旦调查,那谁能保证,他们会跟你们一块和稀泥?
  
  文彦博可也是个老司机,此案若交给他来审,他肯定是要顾全大局,但问题是,这边上多了一个公检法,顾全大局可不像以前那么简单。
  
  哪怕是将公检法拉进来一块审都不行,因为人家可以去检察院起诉啊。
  
  天知道税务司到底掌握多少证据。
  
  这太容易掉坑里了。
  
  忽觉一阵劲风从旁吹过,吕公著眨了下眼,抬头看去,只见司马光气冲冲往外面走起去。
  
  “君实这是急着上哪?”吕公著好奇道。
  
  文彦博抚须道:“还能去哪,定是找那臭小子问个明白。”
  
  “张三?”
  
  “嗯。”
  
  “这事是张三谋划的?”
  
  “不好说。”
  
  文彦博摇摇头,“难道由他上诉,就不会有问题?御史台也可以弹劾他们呀。”
  
  “恩师,早就知晓了吗?”
  
  吕惠卿小声问道。
  
  王安石摇摇头道:“我最近可都没有在关注此事,我也是刚刚反应过来的,文公怎么会轻易推荐我来审,这里面是必有原因。不难想,这问题就出在公检法,你可以不让公检法审,但涉案人员,可以从公检法进行上诉,那不是将自己置于火架上烤吗。”
  
  吕惠卿点点头道:“如此说来,这也只能交给公检法?”
  
  王安石叹道:“除非官家亲自保证,公检法不允许介入,以及杜绝任何人就此案提出上诉,否则的话,谁若接下来此案,是必死无疑。”
  
  吕惠卿当即吓出一身冷汗,暗道,好你个司马老儿,方才竟然想将我推入火坑,幸亏我也不傻,真要接下来,可真是死路一条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