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中文 > 御煞 > 第168章 近来透体金光现(二更!)

第168章 近来透体金光现(二更!)

  第168章 近来透体金光现(二更!) (第1/2页)
  
  海岛孤山,古修洞府,石室之中。
  
  这会儿时,余下那四位血煞道修士正倚靠在石壁上,纷纷抬手祭起血焰,血锈色的明光长河尽数在整座石室之中兜转着,最后纳入楚维阳的掌控与炼化之中。
  
  而在这四人的面前,各自有一口大釜端放着,看去时,内里的药汤之中尽都是若隐若现的血光浮现,可仔细嗅去时,却没有甚么血腥气息,反而在药草的调和下,隐约有宝药香气弥散。
  
  寻常炼法的时候,楚维阳一般是不会给四人额外准备弥补妖脉之力的药汤的。
  
  盖因为这等药汤,唯有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炼化起来才得以发挥最高的效用,而倘若是这般还要祭起血焰,一心二用的时候,这四人今都不是甚么天骄妖孽般根底的人物,自然便要手忙脚乱起来,汤药炼化的效用上便会大打折扣。
  
  如今孤悬外海,没有杜瞻半卖半送的优惠,更没有冉靖这般还不晓得人心险恶的傻子来受蒙骗。
  
  楚维阳手中的宝药显然是用一些便少一些。
  
  虽然说这药汤用在血煞道修士的身上,楚维阳复又汲取来血焰炼法,已然是事半功倍的进益,可秉持着细水长流的心态,楚维阳向来是能省便省。
  
  唯独在一种情况下,能见到楚维阳有这般奢侈的举动,那便是他自己的炼法到了甚么关键紧要的时节,务求于这四人身上的血焰长久的接续,不可有断档。
  
  只是楚维阳早已经过了悬照异色阴阳太极鱼图的过程,此时间,映照满室的血焰尽数被楚维阳摄取到了掌心之中,在水火两相的熬炼下,随即化作了极度精纯的血煞气。
  
  而真正的变化,则尽数生发在楚维阳的道躯之中。
  
  胃囊丹鼎内,水火回旋,映照着两相之本源,牵系着心室与命府,接引着蟾宫与寒潭。
  
  此时间,愈发繁浩的深红色血煞气凝练成的篆纹从胃囊丹鼎之中回旋的水火之中显照出来,仿佛就像是上一次楚维阳的水火真灵蜕变与升华之前的复刻一样,唯一的区别只是那异色阴阳太极鱼图从楚维阳的身后变幻到了楚维阳的胃囊丹鼎内。
  
  而除此之外,甚至包括那显照的繁复至极的篆纹长河本身,都似是全然一般的复刻。
  
  眼见得,好似是翠玉火中又有一道火相要凝练出来,九面玄龟的龟甲上,亦要有自先天八卦之道演化出的玄奥展露。
  
  而与此同时,许是楚维阳长久修持以来,水火真灵数度的蜕变与升华,其在炼化妖兽血煞的同时,自然也在温养的过程里吞噬炼化了许多原本自经络内淤积的浊煞。
  
  自然而然,这便也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而冥冥之中似是已经有所映照,倘若是楚维阳的水火之力,倘若是两相之中的真灵再更进一步,则楚维阳内周天中煞炁的此消彼长,将会有截然不同的变化。
  
  这才是真正逐步掌控通体淤积浊煞的第一步!
  
  而通身法门,皆映照在了《尸解炼形图》上。
  
  此时间伴随着那洞开门扉的蟾宫内,楚维阳的映照身仍旧半死不活的端坐在法台上,而随着那玄龟法台与凤羽赤氅上愈见明光的灵光大盛,端看向宝图的全貌,便是五岳镇山,八十一道龙脉,巍峨的连绵群山之中,一道又一道的煞炁展露,朝着那山顶蟾宫汇聚而来。
  
  与此同时,在四野八荒之中,随着煞炁湍流如狂风一般过境,原地里飞沙走石之间,许是在辰光的长久映照下,仿佛是拥有了水网的滋养。
  
  第一次,那晦暗的漫山遍野之间,似是要有野草扎根,要有枯树抽苗。
  
  这道图辽阔,四野八荒里尽都是属于楚维阳道与法映照成的斑斓灵光,可是举目望去,这辽阔江山哪里都好,可偏生却没有一点关乎
  
  于生机的葱翠颜色。
  
  如今,这颜色似是要有了。
  
  可下一瞬,许是这等样的变化,远比蟾宫内水火的养炼还要紧要,无端的,四野八荒的连绵群山尽都陷入了恍若地龙翻滚的颤动之中,再看去时,伴随着山体的颤动,那嶙峋的石缝里,尽都是黑色的烟尘弥散开来,倏忽间如同烟尘大幕一样冲霄而起,贯穿在天地寰宇之间。
  
  更有那原本已经倏忽席卷而过的煞炁湍流,也在这一瞬间,猛然倒卷回来。
  
  呜咽的狂风之中,漫天的煞气席卷成了烈烈风暴,而在这样的过程里,那所谓的些许葱翠亚瑟,自然便也荡然无存。
  
  原地里,楚维阳的身形猛地一颤,他原本苍白的脸霎时间失去了最后的血色。
  
  胃囊丹鼎之中,因着经络内煞炁的涌动,似是在若有如无的凤凰哀鸣声中,那一道道深红色的篆纹消弭了去,原本已然在凝练的灵光也因之而崩溃开来,化作点点星光融入了水火之中,蛰伏起来,等待着下一次厚积薄发的凝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