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中文 > 御煞 > 第589章 尽取锱铢如泥沙(二更!)

第589章 尽取锱铢如泥沙(二更!)

  第589章 尽取锱铢如泥沙(二更!) (第1/2页)
  
  楚维阳曾经预想过很多次,到底是哪一家的金丹境界大修士会最先忍不住,主动开口,进而求取真形图录,以期能够成就法脉,浑厚一宗之底蕴。
  
  事实上,纵观南北玄元诸宗,曾几何时,上明宫的名字切实曾经出现过楚维阳的心神之中,但是在楚维阳的预想之中,这一宗的求取,大抵不会排在最前头。
  
  诚然,因为去岁时节的风云变幻,不论上明宫最后是以怎么样的方式转危为安,但是孟怀真与孟怀象曾经做过的事情,留下的因果,进而影响到的运数,终归不会凭空被人抹去。
  
  上明宫的运数因之而产生了些许波折,些许衰颓,并且在道争的路上,明晰的落后于纯阳宫许多。
  
  但楚维阳思忖着,只是这样的稍稍衰颓,尚还不足以教此宗的大修士拉下面皮开,来做这第一桩的“古今未有之事”。
  
  倒也不是甚么刻板印象,楚维阳总觉得,这世上玄元两道之中,总有那么几家宗门,门人的心性过分的偏执了些,或是真个疯癫,或者是假痴不癫,如乾元剑宗与五行宗这般,极易因之而沾染劫气,于某种窠臼之中越陷越深。
  
  而在楚维阳看来,这上明宫的偏执与“病症”,也仅比剑宗与五行宗轻微一些。
  
  否则,断不至于去岁的时候,能够那样轻易的搅动起风云来。
  
  只是楚维阳不好判断,到底是这原本的执拗与疯意招惹来了劫气,还是劫气的累积反而造成了某种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
  
  但只是为得这一份偏执,为得这一份劫气缠身,楚维阳便足够明白,这等将宗门面皮、运数看的比甚么都重的人,断难最先做得这样的事情。
  
  可是如今,上明宫掌教大修士的所作所为,却先一步打破了楚维阳的“刻板印象”。
  
  这算是甚么?
  
  因为去岁的风云变化,不仅仅教孟怀真先一步证就丹胎境界,更是教这一宗直接从劫气之中挣脱出来了?
  
  楚维阳略有些不敢置信,但冥冥之中的气机感触教他明白,这一切是在切实发生着的,因而遂也教楚维阳更进一步的感触到了这天地间因果运数的吊诡。
  
  真个在风云变幻之中,许是一人能亡一宗,一人也能救一宗。
  
  或许连孟怀真自己都未曾料想到,去岁在那场风云变幻之中,她自己的所思所想,她的所作所为,乃至于最后她的终极抉择,这一切实则都在深远的影响着上明宫后续的气数与命运。
  
  但是感慨的同时,楚维阳也切实的在思考着与上明宫的交易。
  
  不论是三十六天罡虚实变幻之道,还是乾阳天火法焰之道,这都是从古至今极为繁盛的道统法脉,古往今来因着这样广博的法脉所曾经造成的道争也不在少说。
  
  而这样的前史,便也注定了一件事情——古盘王圣宗的试炼一界之中,封存有此道极尽与高卓圆融的真形图。
  
  进而,这样的真形图,便也被楚维阳完整的掌握着,可以将纤毫间的神韵都尽皆复刻与映照出来。
  
  楚维阳明白,这是与上明宫的传承并不相同的法门,但是相通的道途与义理,却意味着,只消见证到这一部真形图,只消稍稍的将细节处更易,以贴合上明宫修法,那便不仅仅是甚么启发道与法的种子,而是真正足够教上明宫轻易开拓出来的完整法脉!
  
  许是昔日尚还按部就班修持着的时候,一枚道果妖丹,换一卷完整的真形图,考量到真形道途兴盛之后,自己这个一道之祖随之而同样会狂涨的运数与底蕴,换了便也换了。
  
  但是如今,楚维阳不仅仅是从按部就班的丹胎境界九炼的进程之中挣脱了出来,便只是这道果之力本身,都犹还有着宋清溪这样的善攻伐的剑道大修士在为自己无私奉献。
  
  更不要说轮算上试炼一界横推到高卓处,先贤所遗留的馈赠。
  
  道果之力虽好,化形妖丹虽妙,却已经非是此刻的楚维阳所必需之物。
  
  他的眼界,在古往今来的机缘相培养下,已经被过分的拔高。
  
  于是,在楚维阳的眼中,一枚道果妖丹,远远不足够换取一份完整的法脉,一份完整的足够教宗门再浑厚底蕴再度兴盛的无上法脉!
  
  而此刻,面对着楚维阳的回应。
  
  立身在半悬空中,哪怕上明宫的掌教大修士,在瞧见允函的眉心显照法印的顷刻间,便明白是楚维阳的真灵隔空映照。
  
  自己是在与楚维阳,而非是在与允函对话。
  
  但是那闪瞬间,伴随着允函的声音响起,进而一同传递出来的某种无法言喻的“贪婪”情绪本身,在被上明宫的掌教大修士感应到的时候,便陡然间教大修士的心神猛然因之而一惊。
  
  上明宫的掌教大修士无从揣度这一阵楚维阳参道悟法,闭关静修,到底都经历了些甚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