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第 109 章 (第2/2页)
从识字到应举之间的学业差距有云泥之别,这理由简直可笑至极,元邑大发雷霆,然而元煦性格外柔内刚,虽是稚气少年,意志坚决,谁都不能左右他的决定。这个刚学会识字的朋友,就是陈师古。
据后来元邑和李娴在大理寺狱的供词记述,元煦跟陈师古的友谊是从何时开始的,他们不太清楚,只记得有一年清明节,全家去北邙山为父母祖先扫墓,见到这个衣着褴褛的黑瘦少年。他看起来比元煦年纪小一些,也可能因为吃不饱身量不足。
陈师古自称家住北邙山附近,庶族出身,父母双亡,由祖父抚养长大,但据元邑夫妻俩回忆,元家跟陈师古结识十几年,从来没有见过他任何一个家人。元煦对这个出身微寒的朋友非常照顾,见他有心向学,解囊为他购置纸笔用具,亲自教他识字读书,并赞扬陈师古比自己聪明得多,是真正的神童。”
韦训听到“亲自教他识字读书”那句话后,倨傲之气无形间低了下去,不再频繁打断昙林的叙述。
“元邑非常反对这段友情,认为这个来路不明的穷小子耽误了弟弟的锦绣前程,然而接下来天宝之乱突然爆发,安史二胡侵袭中原,祸乱滔天,大唐官兵不敌,只能借兵于回纥,作为酬劳,回纥两次劫掠洛阳,百姓十不存一,幸存者在寒冬以纸衣裹身。
在这样人人朝不保夕的乱世之中,陈师古挺身而出,带领元氏一家进入深山躲避兵祸,赴汤蹈火保住了他全家性命。元邑夫妻这才意识到,这个贫寒少年可能并非普通布衣,而是身负绝艺的江湖侠客。元煦以真率诚挚相待,陈师古则回报以江湖义气,唯有乱世才见人心。
从此两人结为挚友,同窗共读,元邑不再干涉,资助陈师古学业,只当养了两个弟弟。前因天宝之乱,后因吐蕃占据长安,科举有六七年没能正常举行,直到内乱彻底平息,朝廷重新开科取士。元煦和陈师古两人皆已成年,携手去往长安,元邑动用一切人脉,竭力为他二人介绍文坛领袖、朝中显达,以获得前辈推荐。
元煦行弱冠礼后,取表字“晏之”,元晏之人如其名,煦如春风,晏然和畅,交往过的人没有不喜欢他的。然而这个看起来最温和亲切不过的青年却有着最远大的志向,幼年失怙恃,见识过万民生灵涂炭,参加科考不是为了博取功名,而是为了实现济世安民的抱负。
以这样清贵的家世,出众的品貌才华,加上兄长元邑的鼎力扶持,考上进士可说是十拿九稳。
陈师古则不一样。他出身庶族白丁,朝中没有任何亲属靠山,行卷、温卷时,很多显贵连面都不愿意见。其实以他武功,走武举的路才更合适,但他本人对仕途并不热衷,更没什么兼济天下的抱负,来长安是为了陪着元煦考试。
权贵不待见,他也不在意,别人行卷投递诗词歌赋,陈师古投递传奇志怪故事,而且只给上卷,阅读的人卡在中途百爪挠心,想往下看,只能招他来面谈。那时节我也在长安备考,未见其人先阅其文,他写的志怪文采飞扬,恢诡谲怪,读之令人惊心动魄,不像是人间的故事。
陈师古出名第一在作品,第二就是他仪态不好,站着如松似柏英气勃勃,可连正坐都坚持不了多久,拜见尊长前辈时,更显得傲慢疏懒,长安举子戏称其“陈不跪”。这当然跟他出身有关,后来是忠武将军爱惜其才,破例向主试官推荐了他。”
韦训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膝盖,没有作声。
昙林接着说:“胡灾之后,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那年春闱,元煦以其雄文《承诏中兴大唐,匡扶天下》拔得头筹,圣人钦点为第一名。我和陈师古都在十名开外,但好歹算是考中了。之后才有了曲江宴那第一面。
我与元晏之有同乡之谊,他从小父母双亡,常常为去世的家人抄经祈福,我也好佛,在所有登科进士里面跟他最熟,就挨着他坐下了。
顺利登船面圣,没有足够空间行蹈舞礼,三次稽首跪拜免不了,大家头一次近距离觐见圣人,人人心潮澎湃,摩拳擦掌准备拿出诗赋崭露头角,只有陈师古一脸阴郁跪坐在那里,不知是厌烦还是焦虑,忍耐了半个多时辰,我看见他双手握膝,后背袍衫都湿透了。
元煦当然也注意到了,主动开口诉说朋友身体不适,恳请圣人让他暂退,圣人正心情愉悦,没有放在心上,随口准予。陈师古就此告退。
我心里嘲笑此人果然出身寒微,粗鄙无礼,不懂得把握机会,许久之后,才忽然注意到一件怪事。御船在曲江上漂游,距离岸边数十丈远,陈师古退下之后是怎么回去的?可惜当时挖空心思只为脱颖而出,又喝了许多御赐美酒,转头就把此事给忘了。竟不知这个小小谜团,揭开了后面撼动天颜、血洗岭南大案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