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研究炸药 (第2/2页)
紧接着,陈秀芸又领着白芷几个丫头,赶紧去预备了不少礼物,留着给俩嫂子。
第二天上午,陈家人收拾妥当,准备启程返回宽甸。
曲绍扬、刘东山两家人一起跟着出来送行。
根锁根有俩娃抱着姥姥、姥爷,哭着闹着的不让走。
“根锁,你听话啊,姥姥姥爷要回去照顾大舅母和二舅母。
等着大舅母生娃娃了,娘再领你们去看小娃娃,好不好?”
陈秀芸费了好大力气,才哄住了俩儿子。
陈郎中和李氏上了马车,回头朝着众人挥挥手。
“都回去吧,回去吧。等允哲媳妇生了,都过去喝满月酒啊。”
众人也跟着挥手,目送车队离开。
陈秀芸一直站在那儿看着,直到车队走远了,看不见,这才抹了抹眼泪,领着孩子回家。
陈郎中夫妻离开后,陈秀芸情绪低落了两天。
秋收正忙,家里事情多,处处都要陈秀芸操心,忙着忙着,也就渐渐好了。
安德斯一行人住在陈家,曲绍扬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吃的用的都供应齐全,还专门给安排了厨子。
曲绍扬知道很多老外都爱吃烤面包啥的,还特意给砌了烤炉,尽量满足这些人的饮食需求。
安德斯他们在本国,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就是普通工人。
到了这边,曲绍扬处处礼遇,他们的生活水平,比之前高了很多,所以这些人也挺感激的。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曲绍扬请他们来是为了什么。
所以在曲绍扬找他们,提出来想要让他们研究炸药生产的时候,安德斯等人都纷纷表示,他们愿意尽力。
但是他们没有配方,能不能研制出来,不敢保证。
要说实际操作,曲绍扬可能不行,但是要说配方,这事儿还真就难不倒曲绍扬。
虽然上辈子他念书不咋地,可别忘了,那是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
那年月,啥都能查得到,更别说各种短视频博主成天科普了。
硝化甘油、雷酸汞,甚至雷酸银、周氏炸药啥的,曲绍扬都懂一些,可以给出大概的配方。
有配方,有懂工艺操作的人,但是没有生产设备。
这倒是也难不倒曲绍扬他们。
抗战时期条件那么艰苦,敌后兵工厂利用十分简陋的设备,不是一样能生产么?陶盆硝化法就是那个时候发明的。
真正说起来,其实眼下的条件,比抗战那会儿强多了。
最起码原料方面,曲绍扬都可以弄得到,不像抗战那会儿,要啥没啥,得克服一切困难制备。
曲绍扬在远离村镇的地方,让人建起了工坊,然后又派人去营口、奉天等地,采买需要的原料。
今年冬天,就不需要安德烈他们带着人去炸哨口了,曲绍扬想让他们研究制备炸药。
先从一个小作坊开始,慢慢研究。
如果炸药研制成功了,接下来就可以研制其他的东西,比如手榴弹、地雷、燃烧瓶之类。
先悄悄积攒实力,将来真遇到什么事情了,不管是小倭子,还是老毛子,都够他们喝一壶的。